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

被引:86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基本经济国情; 工业经济大国; 经济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实践表明,对国情的科学认识与把握是中国成功的基础与前提,这是“中国经验”的思想精髓所在。基于对国情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国情分类框架。应用这个框架分析了经过2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分析表明,中国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以实现由工业经济大国向工业经济强国转变、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要求选择新的战略,在技术进步战略方面,应重视战略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加大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在经济增长战略方面,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重化工业也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三次产业要有新的战略使命和发展定位;在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方面,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6+205 +20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J].
黄宗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1) :83-93+207
[3]   关注世界竞争力的新格局——《世界竞争力年鉴(2004)》综述报告 [J].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际竞争力比较"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05, (06) :2-3
[4]   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J].
刘世锦 .
经济学动态, 2004, (11) :10-13
[5]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 [J].
江小涓 .
经济研究, 2004, (10) :4-13
[6]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 [J].
林兆木 .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12) :3-8
[7]   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 [J].
江小涓 ;
李蕊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7) :5-16
[8]   工业化新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转变 [J].
泰岩 ;
王检贵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3) :47-55+205
[9]   中国宏观经济的国际评价 [J].
吴殿廷 ;
武聪颖 .
世界地理研究, 2001, (01) :104-112+83
[10]   市场化与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 [J].
赵德馨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 (01) :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