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分析方法研究——兼作对“北京共识”合理逻辑的一种解释

被引:24
作者
吕炜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转轨过程; 制度创新; 适应能力; 绩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与中东欧有意识设计的转轨模式不同,中国经济转轨的实践动因源于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这一动因也成为推动和评价转轨绩效的线索,并贯穿始终。迄今的转轨实践证明,转轨必然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形成过程,转轨过程、绩效与预期目标之间并不存在一元线性关系。因此,针对转轨过程的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以中国转轨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适应能力、路径选择、创新能力等指标,解释中国成功实践中的某种合理逻辑。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尝试从中国的成功中总结可用于分析的一般性方法,同时也作为对“北京共识”的一种系统阐述。希望这项研究能使“中国模式”更具普世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转型与经济学.[M].(比)热若尔·罗兰(GerardRoland)著;张帆;潘佐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M].(美)尼古拉斯·R.拉迪(N.R.Lardy)著;隆国强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  
中国—向高速经济增长挑战.[M].[日]小林实;吴敬琏 编著;孔凡静;孔军 译.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4]  
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盛洪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