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地缘环境与地缘位势评价——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

被引:34
作者
胡志丁 [1 ,2 ]
刘玉立 [2 ]
李灿松 [1 ,2 ]
葛岳静 [2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权力; 地缘环境; 地缘位势; 钓鱼岛;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0018
中图分类号
D822.331.3 []; D823 [边界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权力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永恒话题,然而,国际关系学对权力的研究缺乏空间维度。考虑空间距离、地缘环境(由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3部分组成)等对权力的空间制约,权力在空间的不均衡分布就是地缘位势。据此理解,文章从权力的4个来源,即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软实力和不平等相互依赖,并结合地理衰减原理构建了地缘位势评价方法。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定量评价了中日两国在钓鱼岛的地缘位势,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崛起,整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中日之间不平等相互依赖关系的转变,至2010年中国在钓鱼岛的地缘位势已经全面超越日本。这一评价结果既可以回应国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不同声音,同时也阐释了自2012年以来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积极的处理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建构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战后日本崛起为例 [J].
胡志丁 ;
刘玉立 ;
胡浩 ;
葛岳静 .
经济地理, 2012, 32 (10) :7-13
[2]   权力的资源与运用:兼论中国外交的权力战略 [J].
陈志敏 ;
常璐璐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7) :4-23+156
[3]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 [J].
李少军 .
欧洲研究, 2011, 29 (02) :1-14+158
[4]   中日经济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 [J].
王毛平 .
日本研究, 2009, (04) :37-41
[5]   企业位势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 [J].
蔡西阳 ;
李捷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1) :46-50+55
[6]   钓鱼岛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J].
闫素娥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41-145
[7]   中澳双边贸易中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分析 [J].
高程 .
当代亚太, 2008, (02) :105-123
[8]   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权力观之比较分析——兼谈不同权力观对当代国际格局的不同理解 [J].
叶江 ;
殷翔 .
国际政治研究, 2008, (01) :131-142
[9]   现实主义权力观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影响 [J].
贾海涛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7
[10]   港口区位势模式及其增长机制 [J].
董洁霜 ;
范炳全 ;
刘魏巍 .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6, (03) :2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