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

被引:105
作者
冯锐 [1 ,2 ]
吴克宁 [1 ,2 ]
王倩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整治; 高标准基本农田; 时序安排; 模式; 中江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等要求,以中江县为例,从耕地的自然禀赋、基础设施与工程施工条件、社会与经济可接受性3方面选取12个指标,运用理想解逼近法和限制因素组合法,对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做出时序安排与模式分区。结果表明,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安排上近、中、远期整治区的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9.28%、37.86%、43.86%;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划分为3个模式区,即坡度限制因素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区和农田道路重点建设区,各区所占比例分别为41.34%、31.53%和27.13%。研究方法可为县域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土地整治规划概论.[M].郧文聚; 主编.地质出版社.2011,
[12]   属性层次模型在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优化中的应用 [J].
石英 ;
朱德举 ;
程锋 ;
付海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27-31
[13]   土地整理分区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J].
张正峰 ;
陈百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123-126
[14]   农田土地精细平整施工测量网格间距的适宜性分析 [J].
许迪 ;
李益农 ;
李福祥 ;
白美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51-55
[15]   理想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J].
汤江龙 ;
赵小敏 ;
师学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56-59
[16]   我国区域土地整理的方向 [J].
鞠正山 ;
罗明 ;
张凤荣 ;
肖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2) :6-11
[17]   制定农用地分等定级野外诊断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和依据 [J].
张凤荣 ;
安萍莉 ;
胡存智 .
中国土地科学, 2001, (02) :31-34
[18]   中低产田障碍类型划分的探讨 [J].
白志礼 ;
王青 ;
孙全敏 .
农业区划, 1993, (01) :43-46
[19]   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
靳取货 ;
吴克宁 ;
王金满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07) :617-620
[20]   基于GIS的耕地连片性分析方法与系统实现 [J].
郭姿含 ;
杨永侠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0, (03) :59-6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