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循证逻辑:理论框架与研究议程

被引:19
作者
包国宪 [1 ]
刘强强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
[2] 兰州大学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循证逻辑; 理论框架; 研究议程;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1.01.009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证实践从医学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扩展,在世界范围内也不断产生了新的循证机构,这对在公共管理领域内使用循证思想提供了机遇。循证治理思想的核心是在决策过程中关注证据的使用,保证治理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文章在考察循证管理的理论来源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治理中循证逻辑的理论框架:一是证据的来源,主要有嵌套在纵向结构中的实验型和横向结构中的咨询型两类;二是证据获取之后如何消弭证据自身与价值之间的张力;三是如何强化治理者对证据的学习能力并将它推向政策议程。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聚焦于以下内容:国家治理中证据获取过程;走向政治系统的证据使用过程;证据、价值和资源的整合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循证决策理念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借鉴作用 [J].
拜争刚 ;
黄泳淇 ;
李刚 .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 5 (02) :1-10
[3]   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原则、框架与要素 [J].
鲍静 ;
贾开 .
政治学研究, 2019, (03) :23-32+125
[4]   公共政策评估的循证进路——实验设计与因果推论 [J].
李帆 ;
马亮 ;
李绍平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5) :132-138+191
[5]   循证社会科学的起源、现状及展望 [J].
拜争刚 ;
齐铱 ;
杨克虎 ;
吴思洁 ;
张曙 ;
李幼平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 (10) :1118-1121
[6]   从循证决策到循证治理: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分析 [J].
王学军 ;
王子琦 .
图书与情报 , 2018, (03) :18-27
[7]   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效应——基于“河长制”演进的研究 [J].
沈坤荣 ;
金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92-115+206
[8]   循证安全管理学:信息时代势在必建的安全管理学新分支 [J].
王秉 ;
吴超 .
情报杂志, 2018, 37 (03) :106-115
[9]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循证决策——一个文献综述[J]. 胡业飞.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7(01)
[10]   基于PV-GPG理论框架的政府绩效损失研究——以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为例 [J].
包国宪 ;
张弘 .
公共管理学报, 2015, 12 (03) :117-12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