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微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后单位制时代的社会政策视角

被引:66
作者
张秀兰 [1 ,2 ]
徐晓新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社区; 单位制; 人口流动; 社会管理; 社会福利;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2058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大规模快速流动以及家庭、宗族等传统社会微观组织单元的削弱和单位体制的解体,社会管理须构建和强化新的微观组织单元来实现个体组织化。社区作为国家与民众互动的基本界面,既有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多种社会政策需求,又有丰富的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资利用,因此是创新社会管理首选的微观组织基础。我们可以借鉴能促型国家的理念,激发社区、居民的潜能,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提高社区的组织化水平,从而以社区夯实社会管理之基。在操作上,可考虑以支持家庭发展的社区社会福利递送为抓手,同时打造社区面向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的平台,实现社会管理的上游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159 +1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31]  
社会管理[M]. 浙江人民出版社[苏]奥马罗夫(Омаров,А·М·)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