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交易、契约匹配及其组织化——“绿能模式”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启示

被引:40
作者
罗必良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小农经营; 契约治理; 分工经济; 现代农业; 第三条道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中国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长期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传统的理论主张,往往将小农视为被动接受现代生产要素的自然经济体,忽视了小农参与分工交易的可能性。本文构建一个"交易-契约-组织化"的分析框架,并通过"绿能模式"的案例解理,揭示生产组织与契约治理的内在机制、交易组织与分工深化的运作逻辑。"绿能模式"提供的创新性思路是,一方面通过连片种植谋求土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通过外包服务谋求服务规模经营,从而将小农户卷入分工经济中。文章认为,与美日模式不同,中国应该谋求一条以分工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以"农户专业种地、社会迂回投资、能者外包服务、市场竞争交易"为主线的组织内核,有可能成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架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56+9 +9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   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的兴起:内在机制及影响 [J].
陈义媛 .
开放时代, 2019, (03) :169-185+8
[5]   农地流转的契约期限选择——威廉姆森分析范式及其实证 [J].
邹宝玲 ;
罗必良 ;
钟文晶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2) :25-32+110
[6]   农业规模经营方式创新:从土地逻辑到分工逻辑 [J].
胡新艳 ;
朱文珏 ;
罗锦涛 .
江海学刊, 2015, (02) :75-82+238
[7]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测度及其比较——来自广东的农户问卷 [J].
江雪萍 ;
李尚蒲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2) :2-9
[9]   农业经营制度的理论轨迹及其方向创新:川省个案 [J].
罗必良 .
改革, 2014, (02) :96-112
[10]   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J].
罗必良 ;
李玉勤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1)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