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基于24个省份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4
作者
杨守德
杨倩
机构
[1]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最小二乘虚拟变量回归模型; 中介效应; 城乡收入差距;
D O I
10.13843/j.cnki.lyjj.20221215.001
中图分类号
F326.6 [农村生产服务业];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不平衡与不充分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打通农业发展堵点、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24个典型农业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使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回归法与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别验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转移农村劳动就业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缩小作用,其影响效应为37.90%。(2)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加入,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系数从37.90%缩小到27.10%,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起到了部分作用。(3)城镇化、财政支农力度均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影响效应分别为48.10%和15.10%;电力供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效应为14.80%。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1)优化农业服务产业结构,引导农业多元发展;(2)延伸农业服务产业链条,助力林区增收致富;(3)利用各地区优势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中介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4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31]   集体林改配套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检验 [J].
雷显凯 ;
罗明忠 .
农村经济, 2020, (04) :68-75
[32]   从生态贫困到绿色小康——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J].
陈阿江 ;
闫春华 .
云南社会科学, 2020, (01) :24-31
[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农村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双重视角 [J].
李晓龙 ;
冉光和 .
农业技术经济, 2019, (08) :17-28
[34]   连接就是赋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实践与思考 [J].
何宇鹏 ;
武舜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6) :28-37
[35]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吗?——基于空间溢出和门槛特征的实证检验 [J].
张荐华 ;
高军 .
西部论坛 , 2019, (01) :45-54
[36]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研究 [J].
李乾 ;
芦千文 ;
王玉斌 .
经济体制改革, 2018, (04) :96-101
[37]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述评 [J].
芦千文 .
当代经济管理, 2019, 41 (03) :38-44
[38]   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门槛效应 [J].
郝爱民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 (01) :19-26
[39]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J].
廖彩荣 ;
陈美球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 (06) :795-802
[40]   农村产业融合收入效应分析——来自北京市的经验数据 [J].
唐超 ;
胡宜挺 .
新疆农垦经济, 2016, (11)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