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研究

被引:57
作者
曾宪奎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创新; 集中力量办大事; 管理模式;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532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对改变我国多数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具有很强的潜力,是未来我国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许多领域采取过举国体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整体来看,举国体制的优点突出地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其缺点体现在资源过于集中、管理容易僵化。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举国体制在国内外的技术创新项目上都曾被应用过,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和中国的高铁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我国未来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采纳的新型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领域采纳的传统举国体制具有较大不同,在其构建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技术创新领域的独特之处。在具体的架构上,应强化政府部门的组织和统一管理功能、创新和完善研发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构建好共享技术研发成果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即要控制新型举国体制的应用范围、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稳妥地发展新型举国体制、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动态演变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阿波罗计划:科技计划组织的典范.[N].徐峰;.科技日报.2015,
[2]   我国高铁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剖析 [J].
曾宪奎 .
学术探索, 2018, (10) :84-90
[3]   我国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导向问题研究 [J].
曾宪奎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7) :27-35
[4]   科技进步的举国体制及其转型:新中国工业史的启示 [J].
王曙光 ;
王丹莉 .
经济研究参考, 2018, (26) :3-13+41
[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优势 [J].
李春华 ;
朱亚洲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1 (03) :74-78
[6]   我国技术创新的粗放化问题研究 [J].
曾宪奎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03) :31-37
[8]   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经验与启示——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孙永福院士访谈录 [J].
本项目组 ;
孙永福 ;
杨艳 .
石油科技论坛, 2015, 34 (05) :2-5
[9]   中国高铁破坏性创新路径探析 [J].
冯灵 ;
余翔 .
科研管理, 2015, 36 (10) :77-84
[10]   科学自由与技术公决——“曼哈顿计划”的反思 [J].
陈传珂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04)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