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与CT灌注成像及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41
作者
马青峰 [1 ]
贾建平 [1 ]
薛素芳 [1 ]
黄小钦 [1 ]
于跃怡 [1 ]
卢洁 [2 ]
张苗 [2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T灌注成像; 脑血管闭塞;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异常与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perfusion,CTP)参数的关系,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5例发病6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P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记录CTP各参数,同时评价病灶侧大血管情况;分别在发病时、发病第14天、发病第90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mRS)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功能残疾水平。结果①75例患者CTA检查显示血管大致正常29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颈内动脉狭窄6例,颈内动脉闭塞16例。②病灶侧血管狭窄组与血管闭塞组及血管正常组比较,患者缺血区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异常面积、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异常面积、局部灌注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异常面积、梗死区相对CBF(relative CBF,rCBF)及相对CBV(relative CBV,r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管闭塞组CTP的脑灌注参数异常改变均比血管正常组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狭窄组CTP的脑灌注参数仅CBF面积比血管正常组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闭塞组CTP的脑灌注异常范围(CBF面积、TTP面积、CBV面积)均明显大于血管狭窄组(P<0.05)。③患者发病时仅NIHSS评分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正常组明显优于血管狭窄组和血管异常组;在发病第14天、发病第90天的NIHSS、BI、mRS评分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管正常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血管闭塞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侧血管异常与CTP显示的缺血范围相关,并且可以作为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价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颅脑CT血管成像对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 [J].
黄小钦 ;
贾建平 ;
马青峰 ;
樊春秋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 22 (05) :331-333
[2]   CT灌注成像及CT减影血管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J].
管小亭 ;
刘翔 ;
龙洁 ;
戴建平 ;
王桂红 ;
张在强 ;
于学英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 (05) :11-14+64
[3]  
Extending the Time Window for Thrombolysis: Evidence from Acute Stroke Trials[J] . Howard A. Rowley.Neuro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 2005 (3)
[4]   Is diffusion imaging appearance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 [J].
Wardlaw, JM ;
Keir, SL ;
Bastin, ME ;
Armitage, PA ;
Rana, AK .
NEUROLOGY, 2002, 59 (09) :1381-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