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突触数密度、面密度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杜亦旭
许能贵
易玮
黄国新
蔡通
黄真炎
吴玲霓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脑组织/病理学;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穴,百会; 穴,大椎;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后突触重建的干预作用。【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为1 h、1 d、3 d、1周、3周5个时间段进行观察,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大椎穴治疗。每个时间段后分别取材,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区大脑皮层突触的结构、数密度、面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电针对其影响。【结果】缺血模型组于1 h、1d、3 d时数密度、面密度显著性下降(P<0.001,与同时段假手术组比较),3周时数密度有所升高但仍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数密度、面密度于1d时较缺血模型组显著性升高(P<0.01),3d、1周后进一步升高(P<0.001),与假手术组相仿。【结论】电针从早期即可抑制脑缺血后的突触数量、面积的减少,并在恢复过程中促进其尽快地修复。这为电针在不同时间段促进突触重建和脑缺血恢复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突触结构的影响 [J].
汪帼斌 ;
许能贵 ;
佘世锋 ;
易玮 ;
黄真炎 ;
赖新生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05) :115-117
[2]   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8和GAP-43表达的影响 [J].
许能贵 ;
汪帼斌 ;
易玮 ;
佘世锋 ;
黄真炎 ;
赖新生 .
针刺研究, 2004, (02) :85-89
[3]   突触可塑性及其功能 [J].
陈建国 .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 (03) :153-156
[4]   大鼠脑缺血后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 [J].
王慧娟 ;
李陈莉 ;
赵秀丽 ;
邢敏 ;
赵春芳 ;
李玉凤 .
解剖学杂志, 2003, (06) :587-590
[5]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J].
许能贵 ;
易玮 ;
马勤耘 ;
许冠荪 ;
朱舜丽 ;
陈全珠 .
中国针灸, 2000, (04) :45-48
[6]   体视学在突触超微结构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J].
沈丽 ;
张琳 ;
南燕 .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8, (01) :38-42
[7]   CLINICAL STUDIES ON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ACUPUNCTURE AT ACUPOINTS OF GOVERNOR MERIDIAN [J].
许能贵 ;
张闻东 ;
梁兴伦 .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7, (03) :21-25
[8]  
实用数密度计算方法研究.[J].申洪;.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1, 02
[9]  
医学神经生物学.[M].吕国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实验针灸学.[M].林文注;王佩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