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突触结构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汪帼斌
许能贵
佘世锋
易玮
黄真炎
赖新生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脑缺血; 突触; 电针;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2、5周,缺血2、5周,缺血+针刺2、5周共6个组,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缺血2和5周后缺血区皮质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和针刺对其影响。结果:造模后突触的面数密度(Nv)、突触连接带面密度(Sv)和突触后膜致密物质(PSD)显著下降。缺血5周组大鼠缺血脑区Nv,Sv为(0.879±0.104)个/μm3,(0.082±0.003)μm2/μm3,均多于缺血2周组(0.489±0.122),(0.038±0.002)μm2/μm3;其中Sv和PSD在电针治疗2和5周时均显著上升,而Nv,在电针治疗5周时才显著增加(P<0.05);造模后突触的体密度和突触界面曲率数值都会显著减少(P<0.05),电针似不能提高这两个指标的数值。结论:提示电针可以保护与改善脑缺血模型大鼠皮质的神经突触结构,为电针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的恢复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形态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J].
龙何祥 ;
冯龑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8) :6126-6127+6283
[2]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及其意义 [J].
戴颖 ;
刘运泉 ;
潘三强 ;
宿宝贵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19) :3816-3817
[3]   脑伤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的影响(英文) [J].
周建军 ;
冯华 ;
王宪荣 ;
吴国材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9) :2644-2645
[4]   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素的表达及其与神经生长因子的关系 [J].
丰岩清 ;
郭云良 ;
梁秀龄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 (04) :251-252
[5]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J].
许能贵 ;
易玮 ;
马勤耘 ;
许冠荪 ;
朱舜丽 ;
陈全珠 .
中国针灸, 2000, (04) :45-48
[6]  
实验针灸学.[M].林文注;王佩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  
细胞形态立体计量学.[M].郑富盛著;.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