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湖南省碳排放重心与经济发展重心演变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贤赵
高长春
韩用顺
陈新保
张勇
宋焱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重心模型; 碳排放重心; 经济发展重心; 湖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001 ;
摘要
依据2008—2014年湖南省各市域终端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基于重心模型估算湖南省各年碳排放重心和经济发展重心坐标,从演变路径、移动方向、移动距离和空间相关性等多角度对比分析湖南省碳排放重心与经济发展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空间联系。结果表明,以湖南省几何中心为参照,碳排放重心大体呈东西狭长型分布,且全部位于区域东部;经济发展重心大体呈团聚状分布,也全部位于区域东北部。经济发展重心与碳排放重心的移动轨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但各阶段两者在经、纬度方向上的相关性不显著,且前者移动轨迹较为简单明晰。碳排放重心整体向西北移动,经济发展重心总体向西南移动,两者的偏移主要发生在东西方向上,且经济发展重心的变化比碳排放重心剧烈,南北方向上碳排放重心与经济发展重心的空间格局趋于均衡,说明来自东西方向上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变动产生的驱动力是造成湖南省整体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湖南省各市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表现形式以及相互作用的强弱存在较大差异,表明经济增长对不同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效应并不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92 / 7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湖南市域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J].
刘贤赵 ;
高长春 ;
宋炎 ;
张勇 ;
宿庆 ;
田艳林 .
生态学报, 2017, 37 (07) :2476-2487
[2]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效应的影响 [J].
李涛 ;
杨知建 ;
甘德欣 ;
王志远 ;
陈希 ;
齐增湘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 32 (04) :539-545
[3]   近20年来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 [J].
高长春 ;
刘贤赵 ;
李朝奎 ;
张勇 ;
余光辉 ;
宿庆 ;
田艳林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6) :747-757
[4]   湖南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动态比较研究——基于湖南省“十一五”以来的情况 [J].
熊曦 ;
刘晓玲 ;
周平 .
中国能源, 2015, 37 (01) :26-30+9
[5]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 [J].
黄诚 ;
陈晓红 .
系统工程, 2014, 32 (11) :109-116
[6]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与污染重心演变特征分析 [J].
杜改芳 ;
马民涛 ;
梁增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2) (S2) :114-117
[7]   基于LMDI模型的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压力解耦分析 [J].
王晓霞 ;
南灵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 30 (03) :311-316
[8]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与因素分解 [J].
邓吉祥 ;
刘晓 ;
王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2) :189-200
[9]   中国碳排放重心转移与驱动因素分析 [J].
刘佳骏 ;
李雪慧 ;
史丹 .
财贸经济, 2013, (12) :112-123
[10]   基于STIRPAT模型的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J].
黄蕊 ;
王铮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2) :60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