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检测与诊断技术的若干新进展

被引:61
作者
封国林 [1 ,2 ]
龚志强 [1 ,2 ]
支蓉 [1 ,2 ]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气候突变; 极端气候事件; 检测; 动力学结构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判断当前全球的温度变化趋势,已经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进一步发展新的气候变化检测技术以适应全球增暖的新特征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1)气候突变和转折检测技术、(2)观测数据信息的分离和提取、(3)气候系统内在复杂性、(4)气候系统动力学结构特征的识别、(5)极端气候事件定义及其检测等方面的气候变化检测技术研究,分别介绍了中国近期气候变化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新检测技术和方法的介绍。最后,就当前气候变化检测技术方面的一些焦点和难点问题做了简单的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92 / 90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41]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 [J].
龚道溢 ;
韩晖 .
地理学报, 2004, (02) :230-238
[42]   华北夏季降水80年振荡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J].
朱锦红 ;
王绍武 ;
慕巧珍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11) :87-91
[43]   气候系统的层次结构和非平稳行为:复杂系统预测问题探讨 [J].
杨培才 ;
卞建春 ;
王革丽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2003, (13) :1470-1476
[44]   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若干研究进展 [J].
叶笃正 ;
符淙斌 ;
董文杰 ;
温刚 ;
延晓冬 .
大气科学, 2003, (04) :435-450
[45]   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平均气候态变化与ENSO循环 [J].
张勤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1, (02) :157-172
[46]  
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文献记录的比较[J]. 施雅风,姚檀栋,杨保.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S1)
[47]   几个方兴未艾的气候学问题 [J].
王绍武 ;
朱锦红 .
应用气象学报, 1999, (S1) :105-113
[48]   热带气旋的准平衡动力学结构 [J].
孙峰 ;
刘式适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88-96
[49]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朱锦红 ;
姚檀栋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04) :9-18
[50]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