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的概念及其属性

被引:50
作者
田金洲
王永炎
时晶
朱爱华
张伯礼
黄启福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天津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天津,北京
关键词
证候; 概念;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1 [中医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5 ;
摘要
通过回顾中医证候概念及其在诊断治疗中作用的研究文献,提出证候是对四诊(望、闻、问、切)信息表达的疾病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具有内实外虚、多维界面和动态时空的表现特征。证候有别于西医学中的疾病和疾病的亚型,而是一种在疾病背景下独立存在的病理生理整体反应状态,是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理论依据。证候不仅具有诊断学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病理生理学属性和治疗学属性。证候靶位便是证候的治疗学属性的体现,即证候不仅是中药方剂的治疗目标,而且也是中药方剂的效应基础,是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理论依据。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 [J].
郭蕾 ;
王永炎 ;
张志斌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02) :5-8
[2]   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J].
王建华 .
中国中医急症, 2001, (04) :215-217
[3]   王清任三逐瘀汤抗家兔心肌缺血损伤作用的比较研究 [J].
葛金文 ;
陈大舜 ;
刘健华 ;
田岳凤 ;
田雪飞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 (02) :40-44
[4]   精制血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
汪晓芳 ;
陈可远 ;
王伟 ;
史大卓 ;
周佩云 ;
陈可冀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07) :399-401
[5]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J].
梁伟雄 ;
黄培新 ;
刘茂才 ;
温泽淮 ;
赖世隆 ;
莫传伟 ;
王奇 ;
陈云波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2) :8-12
[6]   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结肠炎39例 [J].
符成杰 .
四川中医, 1997, (05) :21-21
[7]   中风病证候的初步研究 [J].
王顺道 ;
司志国 ;
黄宜兴 ;
杜梦华 ;
解庆凡 ;
张秀娟 ;
王一贤 ;
贾滋欣 ;
刘宗学 ;
胡沛林 .
中国中医急症, 1995, (02) :85-88
[8]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253例[J]. 疣润辉.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1992 (11)
[9]  
中医内科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永炎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