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证候的初步研究

被引:49
作者
王顺道
司志国
黄宜兴
杜梦华
解庆凡
张秀娟
王一贤
贾滋欣
刘宗学
胡沛林
机构
[1] 河北省中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河北省中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河北省中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河北省中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河北省中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河北省中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河北省中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风; 证候学; 计算机统计; 辨证规律; 量化标准; 证候诊断规范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应用电子计算机中风病证候诊断软件,对210例始发态中风病人进行了以下调查:发病后首次调查证候分布和动态变化;证候组合形式及动态变化;证候组合规律及动态变化;初发状态中医证候与CT或MRI检查的病种、病灶位置、病变范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风病的证候表现及组合形式是多方面的,证候是动态变化的;初发病时,以风证为主,占86.16%;发病1~2周时,以痰湿证、血瘀证为多,出院前以血瘀证、气虚证为多;并发现不同病灶部位的中医证候学改变亦有差异.为中风病的研究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J].
王阶 ;
陈可冀 ;
翁维良 ;
钱振淮 ;
王怡 ;
刘剑刚 ;
葛争艳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10) :585-587+589+580
[2]   肝阳上亢证辨证标准探讨 [J].
陈国林 ;
李炜 ;
向跃前 ;
胡随瑜 ;
彭潜 ;
翁伟强 ;
梁清华 ;
张海男 ;
刘刚 ;
米亚平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09) :549-551
[3]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J].
沈自尹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 (02) :117-117
[4]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赵金铎等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5]  
实用中医内科学.[M].方药中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