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被引:14
作者
朱南 [1 ]
刘一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
[2]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地区; 新型工业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9.05.007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生态经济效率视角,选取2005~2006年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地区工业的生态经济效率是由地区工业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共同构成,并据此划分出各地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4种新型工业发展模式,探讨了生态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关系。本文提出了新型工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应符合生态经济效率的二维结构特征,为促进全国各地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106 +10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新型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 [J].
李美洲 ;
韩兆洲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6) :10-14
[2]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 [J].
陈佳贵 ;
黄群慧 ;
钟宏武 .
经济研究, 2006, (06) :4-15
[3]   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在首钢的实践 [J].
朱继民 .
管理世界, 2006, (01) :2-13
[4]   加强全球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在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J].
胡锦涛 .
中国金融家, 2005, (11) :20-23+25+16
[5]   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 [J].
陈佳贵 ;
黄群慧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4-16+205
[6]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和优越性 [J].
简新华 ;
向琳 .
管理世界, 2003, (07) :139-149
[7]   从世界的视野看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J].
黄范章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6) :50-54
[8]   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 [J].
吕政 ;
郭克莎 ;
张其仔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1) :48-55
[9]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 [J].
郭克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3) :60-71+204
[10]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韦苇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