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与制度创新

被引:21
作者
徐孝勇 [1 ]
赖景生 [2 ]
寸家菊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3]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制度性陷阱; 权利贫困; 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在从博弈理论和农民的权利贫困角度,分析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农村扶贫制度创新和构建"市场+政府+民主协商"准市场化农村扶贫资源配置机制等,打破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和推进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评估 [J].
李文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3) :33-41
[3]   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 [J].
帅传敏 ;
李周 ;
何晓军 ;
张先锋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3) :24-32
[4]   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一个基于组织的分析框架 [J].
胡敏华 .
财贸研究, 2005, (06) :21-27
[5]   改革政府职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J].
周惠仙 .
经济问题探索, 2005, (07) :148-150
[6]  
扶贫开发:农村实现小康的重中之重——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J]. 潘治宏,曹晖.中国老区建设. 2004(04)
[7]   农村税费改革与村级组织运行 [J].
彭代彦 ;
张卫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2) :28-35
[8]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跨越贫困陷阱的道路的思考 [J].
刘洪军 ;
陈柳钦 .
经济科学, 2001, (04) :114-119
[9]   反贫困进程中的博弈现象与贫困陷阱分析 [J].
张新伟 .
中国农村经济, 1998, (09) :23-28
[10]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