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价格信号与制度供给:观察体制性产能过剩

被引:26
作者
冯俏彬 [1 ]
贾康 [2 ]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2]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政府价格信号; 产能过剩; 要素市场化; 体制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恢复正确的价格信号与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面对真实成本与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以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消减过剩产能的效果。化解体制性产能过剩的重点在于消除政府干预价格的诸多体制性土壤,减少行政干预,大力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制度,使国家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机制科学化、合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解析“中国式”产能过剩 [J].
翟东升 .
宏观经济管理, 2013, (07) :34-35
[2]   政府主导模式下我国行业潮涌现象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J].
周辰珣 ;
孙英隽 .
南方经济, 2013, (05) :49-56
[3]   产能过剩的中国特色、形成机制与治理对策——以1996年以来的钢铁业为例 [J].
陈剩勇 ;
孙仕祺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5) :7-14
[4]   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26个行业样本 [J].
王立国 ;
鞠蕾 .
改革, 2012, (12) :52-62
[5]   地方政府竞争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J].
张日旭 .
经济与管理, 2012, 26 (11) :77-82
[6]   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双向交互机制研究 [J].
王立国 .
企业经济, 2010, (06)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