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还权赋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被引:19
作者
陆文聪
余新平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地制度; 还权赋能; “三农”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地"还权赋能",即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制度框架下,使物权化的土地产权向农民回归,农民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具有对土地的转让、租赁、抵押以及继承等财产权利。农地"还权赋能",一方面应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尊重农民的权利诉求与自主选择;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国家的政治现实,尊重各地区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基本思路可概括为"农地确权、法律保障、用途管理、有序流转"。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地权的逻辑[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贺雪峰, 2010
[12]  
农民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艾利思 (Ellis, 2006
[13]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著, 1999
[14]  
Charity and the Bequest Motive: Evidence from Seventeenth‐Century Wills[J] . Leslie Moscow McGranaha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0 (6)
[15]   农地产权制度选择的历史和逻辑——论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 [J].
慈鸿飞 .
江海学刊, 2007, (04) :144-151+239
[16]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17]   私有制与所有权?——古代中国土地权利状态的法理分析 [J].
邓建鹏 .
中外法学, 2005, (02) :181-202
[18]   慎言农村土地私有化 [J].
李昌平 .
读书, 2003, (06) :93-98
[1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保障 [J].
秦晖 .
探索与争鸣, 2002, (07)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