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还权赋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被引:19
作者
陆文聪
余新平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地制度; 还权赋能; “三农”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地"还权赋能",即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制度框架下,使物权化的土地产权向农民回归,农民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具有对土地的转让、租赁、抵押以及继承等财产权利。农地"还权赋能",一方面应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尊重农民的权利诉求与自主选择;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国家的政治现实,尊重各地区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基本思路可概括为"农地确权、法律保障、用途管理、有序流转"。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农地保障和退出条件下的制度变革:福利功能让渡财产功能 [J].
罗必良 .
改革, 2013, (01) :66-75
[2]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当前土地功能变化视角的分析 [J].
柳建平 .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1) :75-79
[3]   农地产权模糊化:一个概念性框架及其解释 [J].
罗必良 .
学术研究, 2011, (12) :48-56+160
[4]   土地职能和土地产权制度选择——中国土地产权私有化有效性质疑 [J].
杨成林 ;
何自力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10) :22-30
[5]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性质和改革路径分析 [J].
吴次芳 ;
谭荣 ;
靳相木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 (06) :25-32
[6]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 [J].
刘传江 .
人口研究, 2010, 34 (02) :34-39+55
[7]   农地制度私有化的国际借鉴及启示 [J].
傅晨 .
改革, 2010, (03) :73-79
[8]   基于土地功能视角的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评论 [J].
蒋剑勇 ;
钱文荣 .
农业经济, 2010, (02) :20-23
[9]   农地应“流转集中”到谁手里? [J].
潘维 .
红旗文稿, 2009, (05) :13-16
[10]   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J].
温铁军 .
红旗文稿, 2009, (02)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