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的改良与评价

被引:17
作者
李浩
贾建平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栓塞; 动物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本文介绍对它的改良,并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乳酸脱氢酶活性、红四氮唑染色法与组织病理改变进行评价。方法用头端处理过的尼龙钓鱼线从颈总动脉插入颈内动脉,可逆性地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2h再灌注22h后,大鼠出现明显神经症状;红四氮唑染色清楚显示了梗死病灶;光镜与电镜发现了脑缺血的病理变化。结论该改良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可以用于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66 / 66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改良的大鼠脑局部缺血模型 [J].
徐立新 ;
袁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01) :27-28
[2]   鼠须替代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 [J].
曹霞 ;
曹秉振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 (04) :94-95
[3]   颈内动脉线栓与环扎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模型 [J].
褚晓凡 ;
董家政 ;
吴军 ;
饶明俐 ;
张淑琴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 (03) :25-27
[4]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建立标准化脑缺血动物模型 [J].
王伟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 (05) :5-7
[5]   人脑挫裂伤组织的超微病理观察和损伤机理及临床探讨 [J].
孙异临 ;
曲宝清 ;
赵书理 ;
石祥恩 .
电子显微学报, 1998, (01)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