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大鼠脑局部缺血模型

被引:19
作者
徐立新
袁芳
机构
[1]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北京市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脑缺血; 动物模型; 翼腭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2 [脑血栓形成];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快速、稳定的大鼠脑局部缺血模型。方法 3 2只Wistar雄性大鼠 ,按照Longa的线栓法制作局部脑缺血模型 ,但在放入栓塞线时不结扎翼腭动脉 (PPA) ,通过局部脑血流监测、动物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测定、红四氮唑 (TTC)染色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动物麻醉后一般只需 15min左右即可完成栓线手术 ,术后大鼠大脑中动脉区域血流量下降 ,神经功能损伤明显 ,脑含水量增高 ,TTC染色脑梗死区苍白 ,病理学检查显示缺血灶星形胶质细胞肿胀 ,神经元固缩坏死。结论不结扎PPA的大鼠脑局部缺血模型 ,缺血效果明确可靠 ,手术时间短 ,是理想的研究脑缺血的实验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可控性大鼠急性脑局部缺血模型的建立及CT灌注成像与病理学评价 [J].
梁晨阳 ;
高培毅 ;
袁芳 ;
徐立新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03) :18-23
[2]   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研究进展 [J].
曹秋云 ;
潘旭东 .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0, (01) :100-101
[3]   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研究 [J].
马常升 ;
马文领 ;
戴维国 ;
葛莉 ;
杨天祝 .
解剖学杂志, 1999, (03) :2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