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发育期模型的比较

被引:15
作者
石春林 [1 ]
冯慧慧 [1 ,2 ]
金之庆 [1 ]
王华 [3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广东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水稻; 发育期; 模型; 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26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82804 ; 0901 ;
摘要
通过对CERES-rice、ORYZA2000、RCSODS、RiceGrow等模型中发育期模型的比较与分析,揭示了这些模型在发育速率对温度的响应模式、发育期阶段划分与参数设置、日长效应模式的差别,分析了累积生长度日、发育生理日及发育速率的关系。研究表明,4个模型的发育速率对温度的响应模式基本一致;CERES-rice、ORYZA2000、RiceGrow在基本营养生长期和籽粒灌浆期参数设置一致,而在光敏感期虽然都有3个参数(发育速率、临界日长、日长效应系数),但CERES-rice和Rice-Grow中各有一个参数固定,穗发育期CERES-rice和RiceGrow均没有引入新参数,而ORYZA2000则引入新参数;CERES-rice、RCSODS和ORYZA2000的日长效应模式基本一致,而与RiceGrow差异较大。RCSODS中的发育期模型阶段划分较为简单,参数较少;ORYZA2000模型最为通用,但参数较多,且仅根据发育期资料无法唯一确定。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大麦顶端发育和物候期模拟模型检验 [J].
邹薇 ;
刘铁梅 ;
姚娟 ;
潘永龙 ;
蔡剑 ;
庄恒扬 ;
郭华春 ;
曹卫星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309-1319
[2]   油菜生育期模拟模型研究 [J].
汤亮 ;
朱艳 ;
刘铁梅 ;
曹卫星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8) :2493-2498
[3]   紫花苜蓿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研究 [J].
朱玉洁 ;
冯利平 ;
易鹏 ;
杨晓光 ;
胡跃高 .
作物学报, 2007, (10) :1682-1687
[4]   基于生长过程的水稻阶段发育与物候期模拟模型 [J].
孟亚利 ;
曹卫星 ;
周治国 ;
柳新伟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11) :1362-1367
[5]   浅论对水稻发育期模型的认识 [J].
郑国清 .
中国农业气象, 1999, (02) :33-36
[6]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之前瞻 [J].
金之庆 ;
方娟 ;
葛道阔 ;
郑喜莲 ;
陈华 .
作物学报, 1994, (02) :186-197
[7]   水稻群体物质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J].
黄策 ;
王天铎 .
作物学报, 1986, (01) :1-8
[8]  
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高亮之等[编著], 1992
[9]  
A nonlinear model for crop development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J] . Xinyou Yin,Martin J. Kropff,Graham McLaren,Romeo M. Visperas.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