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总储蓄率高企及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分解与探究

被引:9
作者
徐文舸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
关键词
储蓄率; 资金流量表; 居民消费率; 政府储蓄率; 企业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 收入分配; 要素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F832.22 [储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020204 ;
摘要
从经济体各部门的视角对1998-2013年资金流量表进行逐项分解发现,国内高企的总储蓄率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部门的贡献,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反有所减少。政府储蓄率增加是储蓄倾向和收入占比双双上升的结果,其储蓄倾向的上升主要受资本形成影响;企业储蓄率的增加反映出收入占比上升,且是因增加值占比上升所致;居民储蓄率减少,主要受收入占比下滑影响,收入占比下滑则源于增加值占比减少,储蓄倾向有所上升,反映出居民受住房价格上涨影响,为买房而积累储蓄的动因,最终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对此,传统消费理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政府和市场因素的解释或更贴近现实。政策应切实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扭曲与政府行为的错位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中国低消费率问题探究——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张全红 .
当代财经, 2009, (08) :10-15
[12]   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J].
陈斌开 ;
林毅夫 .
世界经济, 2012, 35 (01) :3-23
[13]   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 [J].
陈斌开 ;
陆铭 ;
钟宁桦 .
经济研究, 2010, 45(S1) (S1) :62-71
[14]   中国的政府债务可持续吗?——基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维度 [J].
徐文舸 .
投资研究, 2016, 35 (06) :105-119
[15]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J].
袁志刚 ;
宋铮 .
上海经济研究, 1999, (06) :2-9
[16]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著, 1999
[17]  
中国资金流量表编制方法[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编著, 1997
[18]  
短缺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匈]科尔纳(Kornal,J·)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