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被引:14
作者
高孝伟 [1 ]
孔锐 [1 ]
周晓玲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经管学院
[2] 北京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
经济; 发展潜力; 功效系数法; 综合评价;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4.06.01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省际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发展潜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创造性地借鉴了现有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的理论,构建了以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此产生了13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评分法结合AHP法所确定的指标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对中国31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给出了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如天津、北京、江苏、福建、上海等,而发展潜力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如宁夏、西藏、山西、青海、河北等。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东西部的差距还将进一步加大,西部各地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AHP的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 [J].
涂海丽 ;
黄国华 ;
叶周 .
资源与产业, 2014, 16 (04) :90-94
[2]   基于AHP和PCA的新疆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J].
彭利 .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03) :132-138
[3]   区域矿业经济优势与储量优势协调性评价 [J].
吴尚昆 ;
侯华丽 ;
董延涛 ;
王鹏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4) :36-40
[4]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李答民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 (05) :28-32
[5]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的思考 [J].
朱钰 ;
刘润芳 ;
王佐仁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 (03) :65-68
[6]   甘肃省2001—2015年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J].
魏立桥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17-21
[7]   四国经济增长潜力初步比较分析 [J].
袁晓龙 .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4) :34-37
[8]   江西经济增长潜力问题研究 [J].
陈石俊 ;
彭道宾 ;
李光东 .
金融与经济, 2003, (05) :32-37
[9]   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 [J].
李善同 ;
侯永志 ;
翟凡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02) :51-60
[10]  
系统工程概论.[M].周德群;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