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矿业经济优势与储量优势协调性评价

被引:4
作者
吴尚昆 [1 ,2 ]
侯华丽 [1 ]
董延涛 [1 ]
王鹏 [1 ]
机构
[1]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矿业经济; 资源潜力; 协调性;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2.04.012
中图分类号
F426.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尝试构建了区域矿业经济优势与资源储量优势协调度、矿产资源开发强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2008年全国31个省(市、区)矿业经济优势和资源储量优势的协调度评价,重点探讨了不协调区域的矿业发展战略。研究认为:1)B1类不协调区(区域矿业经济优势大于资源储量优势,资源开发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要重视挖潜并充分利用海外矿产资源,建设以进口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现代化临海型基础工业,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2)B2类不协调区(矿业经济优势要弱于资源储量优势,开发强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要加大勘查力度,摸清家底,延伸产业链,增加矿产品的附加值,由原料输出型的浅层开发向深层综合性利用开发转变,同时加快绿色矿业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评价模型设计与研究 [J].
孔锐 ;
裴文林 ;
曾祯 .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02) :31-36
[2]   基于熵权法的矿产资源竞争力比较评价 [J].
付海波 ;
孔锐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3) :66-70
[4]   中国各省区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比较研究 [J].
于术桐 ;
黄贤金 ;
李璐璐 ;
陈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90-195
[5]   入世后我国东部地区矿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J].
樊杰 ;
吕昕 ;
千庆兰 ;
杨晓光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4, (02) :1-4
[6]   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禀赋评价 [J].
栗丽 ;
霍彦立 .
经济经纬, 2003, (03) :59-60
[7]   中国矿产资源持续开发与区域开发战略调整 [J].
张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162-167
[8]   矿产资源竞争力比较评价 [J].
王志宏 ;
赵鹏大 ;
唐咸正 ;
杜国银 .
地球科学, 2001, (02) :210-212
[9]   地区基本资源优势度的综合比较研究 [J].
白雪梅 ;
赵松山 .
财经问题研究, 1998, (09) :71-75
[10]  
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邱菀华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