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强制分红政策与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行为

被引:142
作者
魏志华 [1 ]
李茂良 [2 ]
李常青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半强制分红政策; 股利政策; 负向激励; 监管悖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独特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半强制分红政策及其各个阶段都显著提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但相比而言,明确了最低分红"门槛"的2006年和2008年政策反而比2001年和2004年的引导性政策具有更弱的约束效应。(2)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监管压力推动非竞争性行业、高盈利的公司提高了派现水平,但其规定的再融资资格也迫使那些高成长、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不得不进行派现。(3)半强制分红政策难以约束"铁公鸡"公司派现,也没有降低"铁公鸡"公司占比。(4)2006年和2008年政策实施后,发放"门槛"股利和"微股利"的公司明显增加,原因在于偏低的分红"门槛"对高派现公司产生了明显的"负向激励"。总体而言,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于改善上市公司分红状况卓有成效,但其局限性亦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强化现金分红政策是在迎合投资者么——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的经验证据 [J].
于瑾 ;
张婷 ;
吕东锴 .
当代财经, 2013, (02) :58-66
[2]   中国上市公司分红现状与趋势研究 [J].
安青松 .
证券市场导报, 2012, (11) :15-19
[3]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决策研究 [J].
张跃文 .
证券市场导报, 2012, (09) :27-32
[4]   家族控制、双重委托代理冲突与现金股利政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魏志华 ;
吴育辉 ;
李常青 .
金融研究, 2012, (07) :168-181
[5]   上市公司财务灵活性、再融资期权与股利迎合策略研究 [J].
王志强 ;
张玮婷 .
管理世界, 2012, (07) :151-163
[6]   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究 [J].
李常青 ;
魏志华 ;
吴世农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144-155
[7]   产品市场竞争、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
宋常 ;
黄蕾 ;
钟震 .
审计研究, 2008, (05) :55-60
[8]   行业特征、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 [J].
姜付秀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5, (10) :74-81
[9]   现金股利能否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1997-1999年上市公司会计年度报告期间的实证分析 [J].
何涛 ;
陈晓 .
金融研究, 2002, (08) :26-38
[10]   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J].
阎达五 ;
耿建新 ;
刘文鹏 .
会计研究, 2001, (09)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