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乡村产业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来料加工为例

被引:156
作者
付伟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来料加工; 乡村产业; 乡土伦理; 社会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产业的发展亦可促进城乡融合。我国乡村长期存在着复杂多样的乡村产业,乡土社会为乡村产业提供了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地区的来料加工为例:近年来,浙江省内发达地区产业向偏远乡村扩展,通过来料加工的形式带动偏远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来料加工是全球生产体系的一环,通过灵活分散的加工形式,偏远地区乡村的剩余劳动力与广阔的全球市场联系起来。来料加工的生产过程紧紧"嵌入"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伦理确保来料加工的生产管理得以可能,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其中"曲尽人情"是社会伦理的具体运作机制。来料加工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和社会转型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在土地、金融、产业政策上对乡村加以扶持外,还需理顺乡土的社会基础,充分利用乡土的社会资源,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性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90+205 +205-20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ECONOMIC-ACTION AND SOCIAL-STRUCTURE -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
GRANOVETTER, M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 (03) :481-510
[2]   行动伦理与“关系社会”——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 [J].
周飞舟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1) :41-62+243
[3]   乡土社会中的面子观与乡村治理 [J].
董磊明 ;
郭俊霞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8) :147-160
[4]   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 [J].
周飞舟 .
社会, 2017, 37 (04) :143-187
[6]   组织化脆弱就业——以大上海地区服装加工业为例 [J].
刘爱玉 .
社会发展研究, 2017, 4 (02) :1-22+242
[7]   农民工的返乡行为及其就业分化研究 [J].
谢勇 ;
周润希 .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38 (02) :92-101+3
[8]   论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维度——以政府行为研究为例 [J].
周飞舟 .
江海学刊, 2016, (01) :103-109
[9]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基于淘宝村的调研 [J].
郭承龙 .
经济体制改革, 2015, (05) :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