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城镇化:城乡发展的综合视角及实证分析

被引:14
作者
冯健 [1 ]
刘玉 [2 ]
王永海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3]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多层次城镇化; 组群式城市; 自下而上; 淄博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多层次城镇化提供了一个分析转型期中国区域城乡发展特征和发展动力的综合视角,它强调在城乡系统中,用不同的空间层次去解构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以便更清晰地洞察城镇化的特征和发展动力。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围绕跨省市的城镇化、组群式城市间的城镇化、本地区的城镇化、基层社区的城镇化等方面探讨了多层次城镇化的发展特征,提出以血缘、地缘和商缘关系,经济落差、中心城区规模效应、县城吸引力,以及多种"自下而上"的力量构成淄博多层次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基于淄博的经验,概括了多层次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认为随着转型期中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在用单一模式难以反映和概括新时期区域城镇化发展特征的前提下,应强调城镇化发展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97 / 12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建设 [J].
雷传江 ;
宋月红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4) :4352-4353
[2]   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初探 [J].
刘萼 ;
邝奕轩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03) :92-94
[3]   农村城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山西省壶关县常平村城镇化道路的实证调研 [J].
董江爱 ;
郭正阳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6) :18-21+51
[4]   城镇化、农地非农化与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一个整体性视角与政策组合 [J].
王定祥 ;
李伶俐 .
中国软科学, 2006, (10) :20-31
[5]   改革城乡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J].
浦善新 .
城市规划, 2006, (07) :16-21
[6]   中国城镇化的主动力与城市规划的调控力 [J].
李未 .
规划师, 2006, (05) :73-75
[7]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J].
王富喜 ;
王仲智 .
经济地理, 2005, (06) :838-842
[8]   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 [J].
仇保兴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5, (06) :3-6
[9]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模式与战略——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 [J].
冯健 .
地理研究, 2005, (05) :811-821
[10]   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 [J].
刘盛和 ;
叶舜赞 ;
杜红亮 ;
陆翔兴 .
地理研究, 2005, (04) :601-61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