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

被引:152
作者
刘宪权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刑事风险; 金融创新; 必要性; 限缩性;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4.05.018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基于互联网金融目前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和规范的融资模式等原因,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容易产生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非法经营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多种犯罪。这些刑事风险凸显了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刑法规制的必要性。无论是从金融形式的创新角度,还是从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和作用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均是一种重大的金融创新,而这也决定了刑法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规制应保持一定的限度性,以免阻滞甚或扼杀创新。针对互联网金融,刑法应当进行限缩性规制,摆正其作为社会最后一道防线的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91+178 +17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J].
于健宁 .
人民论坛, 2014, (08) :104-106
[2]  
“互联网金融”提法并不科学[J]. 戴险峰.中国经济信息. 2014(05)
[3]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初探 [J].
李文韬 .
时代金融, 2014, (05) :55-57+59
[4]   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改革中的机遇与挑战——以阿里金融为例 [J].
杨洋 ;
张宇 .
时代金融, 2014, (05) :51-52+62
[5]   互联网金融冲击波 [J].
牛禄青 .
新经济导刊, 2014, (Z1) :38-41
[6]   刑罚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解释 [J].
付立庆 .
中国法学, 2013, (04) :149-157
[7]   刑法严惩非法集资行为之反思 [J].
刘宪权 .
法商研究, 2012, 29 (04) :119-126
[8]   《刑法修正案(七)》解读 [J].
黄太云 .
人民检察, 2009, (06) :5-21
[9]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1998, (06) :40-54
[10]   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 [J].
陈兴良 .
现代法学, 1996, (03) :14-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