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工资性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研究——以福建为例

被引:8
作者
福建调查总队与漳州调查队联合课题组
林水明
蓝文志
吴红红
陆颖
江伟斌
机构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工资性收入;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D O I
10.13778/j.cnki.11-3705/c.2013.06.006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福建省社会劳动生产率、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特征入手,根据1989—2011年劳动生产率及农村、城镇工资性收入数据构建VAR模型,在模型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动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又会反过来拉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性收入的实证结果上提出促进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赛跑 [J].
蔡昉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12, (03) :1-5
[2]   协商民主视野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 [J].
侯莎莎 .
求实, 2011, (06) :77-80
[3]   浙江省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关系的敏感性分析 [J].
王增文 .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 (03) :58-64+125
[5]   江苏省职工工资差距分析 [J].
赵国香 ;
刘洪 .
统计与决策, 2006, (07) :79-80
[6]   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J].
叶援 .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01) :32-35+39
[7]   提高劳动收入的增长率拉动经济增长 [J].
李庆华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0, (01) :17-19
[8]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易丹辉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