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碳排放转移效应研究

被引:22
作者
余丽丽 [1 ]
彭水军 [2 ]
机构
[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
[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内价值链; 增加值碳排放转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8.04.002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表嵌入全球投入产出表并构建相应的碳排放账户,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试图从价值链渠道、区域(国别)流向、部门结构和影响因素等角度解释我国各区域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国内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通过国内价值链实现并且以中间品贸易为主,而国际价值链对于对外贸易增加值碳排放转入的贡献程度更大;国内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流向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国外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流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碳排放强度和增加值系数的下降有助于降低国内-外贸易增加值碳排放转入,而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的变动效应则相反。本文结论对于如何协调国内-国际分工、调整国内产业和碳减排布局,有效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30省份的碳排放测算以及碳转移研究 [J].
王安静 ;
冯宗宪 ;
孟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8) :89-104
[2]   中国出口的环境成本:基于增加值出口污染强度的分析 [J].
张文城 ;
盛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8) :105-119
[3]   全球生产网络中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研究 [J].
彭水军 ;
余丽丽 .
经济科学, 2016, (05) :58-70
[4]   中国区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J].
倪红福 ;
夏杰长 .
财贸经济, 2016, (10) :87-101
[5]   中国国内价值链是怎样形成的? [J].
黎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09) :76-94
[7]   碳排放视角下的区域间贸易模式:污染避难所与要素禀赋 [J].
张友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8) :5-19
[8]   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与责任分担:产业链视角下实例测算 [J].
张云 ;
唐海燕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04) :148-156
[9]   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彭水军 ;
张文城 ;
孙传旺 .
经济研究, 2015, 50 (01) :168-182
[10]   增加值出口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气体排放——新贸易核算方法下的中美对比 [J].
陈雯 ;
李强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01) :74-8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