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产权性质与超额在职消费——基于2007—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被引:52
作者
牟韶红 [1 ]
李启航 [1 ]
陈汉文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超额在职消费; 国有上市公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1 [企业体制];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充分梳理国内外在职消费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内部控制对于上市公司超额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为主要研究目标,从外部政策变化视角入手,即借助限薪令和八项规定的颁布,利用厦门大学内部控制指数(2007—2014),区分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对我国2007—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超额在职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显著降低上市公司超额在职消费程度,运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而且,国有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对于超额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分别对2009年限薪令出台的前后情况、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的前后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政策生效后内部控制对国有上市公司超额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政策干预效果研究——基于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所构建的拟自然实验 [J].
梅洁 ;
葛扬 .
经济学家, 2016, (02) :75-83
[2]   “限薪令”会产生作用吗?——一个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的理论分析 [J].
田妮 ;
张宗益 .
管理评论, 2015, 27 (04) :122-131
[3]   管理层能力、权力与在职消费研究 [J].
张铁铸 ;
沙曼 .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 (05) :63-72
[4]   内部控制、高管权力与审计费用——基于2009—2012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 [J].
牟韶红 ;
李启航 ;
于林平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 29 (04) :40-49
[5]   放权改革、薪酬管制与企业高管腐败 [J].
徐细雄 ;
刘星 .
管理世界, 2013, (03) :119-132
[6]   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J].
刘启亮 ;
罗乐 ;
张雅曼 ;
陈汉文 .
南开管理评论, 2013, 16 (01) :15-23
[7]   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 [J].
权小锋 ;
吴世农 ;
文芳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73-87
[8]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J].
程晓陵 ;
王怀明 .
审计研究, 2008, (04) :53-61
[9]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托普典章》为什么不能拯救托普 [J].
张立民 ;
唐松华 .
审计研究, 2007, (05) :35-41
[10]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陈冬华 ;
陈信元 ;
万华林 .
经济研究, 2005, (02) :9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