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被引:29
作者
顾康康 [1 ,2 ]
刘景双 [1 ]
王洋 [1 ]
彭小黎 [3 ]
王明全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
关键词
脆弱性; 协调度; 指标体系; 复合生态系统;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8.06.010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生态系统脆弱性有助于改善该区域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调的状况,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矿业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辽中地区矿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生态系统协调度,并设定了其脆弱性和协调性分级标准。结果表明:2005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处于亚稳定状态,主要限制因子为资源匹配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间处于亚协调状态,其中本溪略低于亚协调,处于低度失调状态。鞍山的资源匹配指数处于较失调状态,抚顺、本溪的资源匹配指数处于失调状态,抚顺、本溪的经济发展指数处于较失调状态,是限制整个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该评价模型较真实的反映了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协调性状况,并且提出了制约其发展主要限制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759 / 7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 [J].
许世远 ;
王军 ;
石纯 ;
颜建平 .
地理学报, 2006, (02) :127-138
[2]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J].
史培军 ;
王静爱 ;
陈婧 ;
叶涛 ;
周洪建 .
地理学报, 2006, (02) :115-126
[3]   基于农户尺度的农业旱灾成灾风险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J].
王志强 ;
杨春燕 ;
王静爱 ;
商彦蕊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94-99
[4]   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北京市“六海”为例 [J].
张凤玲 ;
刘静玲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5, (11) :227-235
[5]   湖南资阳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 [J].
杨世琦 ;
高旺盛 ;
隋鹏 ;
陈源泉 ;
许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71-74
[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 [J].
於琍 ;
曹明奎 ;
李克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1) :61-69
[7]   我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问题、成因与策略 [J].
樊杰 ;
孙威 ;
傅小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68-77
[8]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J].
乔家君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58-62
[9]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现状、特征与治理途径研究 [J].
裘善文 ;
张柏 ;
王志春 .
地理科学, 2003, (02) :188-192
[10]   GIS支持下的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态势评价研究 [J].
黄方 ;
刘湘南 ;
张养贞 .
地理科学, 2003, (01) :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