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基于模糊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

被引:15
作者
师博
张瀚禹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营改增”; 创新质量; 自然实验; 政策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2 ; 120202 ;
摘要
"营改增"的政策目标不仅在于减轻企业税负,而且在于瞄准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创新驱动。本文选择基于模糊断点回归的自然实验方法,采集1988—2015年147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分析"营改增"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倍差法,模糊断点回归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逐步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出现明显断点,并且在提升创新数量的同时,更有利于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竞争性行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对"营改增"反应更为敏锐。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绩效 [J].
杨国超 ;
刘静 ;
廉鹏 ;
芮萌 .
经济研究, 2017, 52 (08) :110-124
[2]   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视角的检验 [J].
乔睿蕾 ;
陈良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117-135
[3]   “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 [J].
范子英 ;
彭飞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82-95
[4]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 [J].
黎文靖 ;
郑曼妮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60-73
[5]   “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陈钊 ;
王旸 .
管理世界, 2016, (03) :36-45+59
[6]   “营改增”、企业议价能力与企业实际流转税税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童锦治 ;
苏国灿 ;
魏志华 .
财贸经济, 2015, (11) :14-26
[7]   金融业“营改增”的税负影响及政策选择——基于两种征税模式的对比研究 [J].
魏志华 ;
夏永哲 .
经济学动态, 2015, (08) :71-83
[8]   “营改增”对企业投资、研发及劳动雇佣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 [J].
袁从帅 ;
刘晔 ;
王治华 ;
刘睿智 .
中国经济问题, 2015, (04) :3-13
[9]   营改增的企业成长效应研究 [J].
赵连伟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 (07) :20-27
[10]   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 [J].
陈林 ;
伍海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7) :13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