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收益、工资差异和教育回报

被引:8
作者
尹志超 [1 ]
甘犁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
关键词
非货币收益; 工资差异; 教育回报;
D O I
10.16513/j.cnki.cje.2014.03.006
中图分类号
C915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在Mincer工资方程中引入住房和医疗非货币收益。为了避免住房、医疗等非货币收益和教育内生性对估计结果带来的偏误,本文用配偶的特征变量做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后,我们发现在18岁到45岁的已婚男性样本中,非货币收益和工资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住房福利可能使工资降低64.69%,医疗福利可能使工资降低14.06%。进一步,本文发现,考虑住房、医疗福利等非货币收益后,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因此,非货币收益是理解工资差异和估计教育回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2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 [J].
尹志超 ;
甘犁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129-140
[2]   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 [J].
王海港 ;
李实 ;
刘京军 .
经济研究, 2007, (08) :73-81
[3]   非工资性收入分配:国有部门收入调控的新视角 [J].
张原 ;
陈建奇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8) :15-23
[4]   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分布特征 [J].
罗楚亮 .
经济研究, 2007, (06) :119-130
[5]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 [J].
邢春冰 .
经济研究, 2005, (06) :16-26
[6]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J].
李实 ;
丁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6) :58-72+206
[7]  
The external returns to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J] . Zhiqiang Liu.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6 (3)
[8]  
Determinants of schooling returns during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J] . Dennis Tao Yang.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5 (2)
[9]  
Economic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urban China, 1988 to 2001[J] . Junsen Zhang,Yaohui Zhao,Albert Park,Xiaoqing Song.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5 (4)
[10]  
Increasing urban wage inequality in China[J] . JohnKnight,LinaSong.Economics of Transition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