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村庄空心化:驱动力、过程与格局
被引:12
作者:
吴文恒
[1
,2
]
郭晓东
[3
]
刘淑娟
[1
]
李楠楠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3]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驱动力;
格局;
村庄空心化;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12.01.025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302 ;
摘要:
目的探究当前中国村庄空心化的驱动力、过程与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耕地资源保护及农村规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归纳总结、统计分析、实地调查与访谈、GPS量测。结果村庄空心化由经济发展、土地改革、家庭组织关系瓦解、市场化、城镇化、传统观念变革、计划生育约束等方面综合驱动,其过程与格局包括两个阶段与4个时期:第一阶段以改善家庭居住条件为主导,村庄向四周拓展、中心空废是其基本格局;第二阶段以改善综合生活质量为主导,人口向城镇等地转移致使房屋空弃是主要格局。4个时期分别为20世纪80—90年代初的村庄空心化初期、90年代的空心化中期、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的空心化明显期与21世纪的空心化稳定期。结论村庄空心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从出现到逐渐稳定,有其特定时期的阶段性。未来村庄空心化将在综合驱动力(离心力、向心力)与政府政策导向博弈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