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农区典型村庄用地扩展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71
作者
王介勇
刘彦随
陈玉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村庄用地; 扩展模式; 动力机制; 黄淮海平原农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地处黄淮海平原农区的禹城市伦镇赵庄村为典型案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结合村庄逐户调查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分类与制图,定量研究典型村庄用地格局特征、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赵庄村土地利用呈"耕地—作业空间—居住空间"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008年村庄用地规模比1967年增加了1.26倍,主要表现为宅基地的扩展和打谷场用地增长,1985~1990年村庄用地扩展速度最快,村庄用地在空间上向西和向南方向扩展显著。村庄用地扩展主要表现为渐进式蔓延扩展、突变式非地扩展和填充式补充扩展三个阶段。农户居住需求增长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是村庄用地扩展的内生动力,村庄内部条件与外围环境的巨大反差是村庄用地向外扩展的外部环境动力,农户收入增长为村庄用地扩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而村庄土地规划缺失与管理缺位使村庄用地扩展失去约束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扩展。最后,针对村庄用地扩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村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33 / 18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2]   遥感图像自动识别监测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 [J].
蒋旭东 ;
王鹏 ;
马众模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5) :740-745
[3]   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演变实证分析 [J].
吴文恒 ;
牛叔文 ;
郭晓东 ;
李钢 ;
陈辉 .
地理研究, 2008, (05) :1017-1026
[4]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93-1100
[5]   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J].
王成新 ;
姚士谋 ;
陈彩虹 .
地理科学, 2005, (03) :3257-3262
[6]   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 [J].
王跃 ;
陈亚莉 .
地理学报, 2005, (02) :229-236
[7]   近1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 [J].
田光进 ;
刘纪远 ;
庄大方 .
地理学报, 2003, (05) :651-658
[8]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刘彦随 ;
陈百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324-330
[9]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652
[10]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 [J].
程连生 ;
冯文勇 ;
蒋立宏 .
地理学报, 2001, (04) :43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