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32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彦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百明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
来源
:
地理研究
|
2002年
/ 03期
关键词
:
中国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土地持续利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
083306 ;
0903 ;
摘要
: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LUCC)研究 ,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核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生态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都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 ,面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开展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系统研究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对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重点问题的关系 ,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LUCC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
-652
[2]
基于区域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方案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百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3)
:246
-252
[3]
面向国土管理决策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J].
刘彦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刘彦随
;
樊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樊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1,
(04)
:31
-34
[4]
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以陕西秦岭山地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1,
(04)
:426
-436
[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J].
叶岱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惠州大学地理系!惠州
叶岱夫
.
地理研究,
2001,
(03)
:307
-314
[6]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平
;
李秀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商务印书馆北京
李秀彬
;
刘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商务印书馆北京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
-138
[7]
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J].
高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高志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纪远
;
庄大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庄大方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94
-97
[8]
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进行综合研究[J]. B.L.TurnerⅡ,William B.Meyer,David L.Skole,陈百明.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4(01)
←
1
→
共 8 条
[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
-652
[2]
基于区域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方案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百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3)
:246
-252
[3]
面向国土管理决策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J].
刘彦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刘彦随
;
樊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樊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1,
(04)
:31
-34
[4]
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以陕西秦岭山地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1,
(04)
:426
-436
[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J].
叶岱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惠州大学地理系!惠州
叶岱夫
.
地理研究,
2001,
(03)
:307
-314
[6]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平
;
李秀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商务印书馆北京
李秀彬
;
刘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商务印书馆北京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
-138
[7]
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J].
高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高志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纪远
;
庄大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庄大方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94
-97
[8]
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进行综合研究[J]. B.L.TurnerⅡ,William B.Meyer,David L.Skole,陈百明.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4(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