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法中的“网络”

被引:8
作者
胡凌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 商品化; 平台; 控制力; 架构; 劳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互联网上,不仅熟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甚至陌生人之间、人与事物/服务之间、事物/服务之间的连接,都可以被转化为数据,进行跟踪和记录,进而测量、分析和预测。网络逐渐可见或可被直观感知,通过不断增加的连接而成为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动态"架构"。其会因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出现而进入法律分析,影响社会主体的行为,并逐渐影响若干核心的法律概念。数字网络可以经由平台企业进行设计和塑造,并体现出"商业化"和"平台化"两个典型特征,进而改变数字经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其本身就成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一部分,"控制力"是这一过程背后的重要因素。数字网络还具有私人资产属性和公共属性,其原来承载的线下分布式社会功能,也在线上得到了大规模转型以适应新型生产方式的需要。但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公共属性,正在被平台企业的财产性利益诉求遮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垄断法正朝着帮助促成这一目标行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社会与经济.[M].马克·格兰诺维特.中信出版社.2018,
[2]  
互联文化.[M].何塞·范·戴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978-7-5657-2002-4
[3]  
链接.[M].(美) 巴拉巴西;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  
众声喧哗.[M].胡泳;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信任.[M].(德)尼克拉斯·卢曼(VonNiklasLuhmann)著;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  
“3Q大战”的遗产——空间、干扰与用户自主权.[J].胡凌;.人大法律评论.2020, 02
[8]   超越“马法”? ——网络法研究的理论推进 [J].
戴昕 .
地方立法研究, 2019, 4 (04) :1-17
[9]   平台视角中的人工智能法律责任 [J].
胡凌 .
交大法学, 2019, (03) :5-19
[10]   分享经济中的数字劳动:从生产到分配 [J].
胡凌 .
经贸法律评论, 2019, (03) :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