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金融、利率双轨制与信贷政策效果——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被引:42
作者
杨坤 [1 ]
曹晖 [2 ]
孙宁华 [3 ]
机构
[1] 广发证券有限公司
[2]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3]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利率双轨制; 信贷政策;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5.05.005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向的信贷冲击减少了企业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政策包含了信贷供给调节和资金成本调节双重效应,增强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以降低非正规金融体系借贷摩擦为目标的金融管制放松政策能够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资金供给降低市场化利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货币政策的价格型调控条件是否成熟?——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胡志鹏 .
经济研究, 2012, 47 (06) :60-72
[2]   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所有制歧视抑或禀赋差异? [J].
白俊 ;
连立帅 .
管理世界, 2012, (06) :30-42+73
[3]   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 [J].
何东 ;
王红林 .
金融研究, 2011, (12) :1-18
[4]   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问题分析 [J].
连英祺 ;
陈静婷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05) :104-106
[6]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三十年 [J].
谢平 .
今日财富(金融版), 2008, (10) :9-12
[7]   银行市场竞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 [J].
鲁丹 ;
肖华荣 .
金融研究, 2008, (05) :107-113
[8]   中国经济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 [J].
李春吉 ;
孟晓宏 .
经济研究, 2006, (10) :72-82
[9]   粘滞价格模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数值模拟——对基本RBC模型的改进 [J].
陈昆亭 ;
龚六堂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8) :106-117
[10]   基本RBC方法模拟中国经济的数值试验 [J].
陈昆亭 ;
龚六堂 ;
邹恒甫 .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02) :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