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问题分析

被引:7
作者
连英祺 [1 ]
陈静婷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货币政策; 社会融资总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央行如此高密度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其效果如何,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非正规金融融资规模不断增长,但其融资量并没有被计入社会融资总量中。本文通过对非正规金融融资规模的分析,探讨了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从加强监管和培养良性金融竞争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规避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效应负面影响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卓凯.华中科技大学.2005, 05
[2]   金融生态视角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共生成长研究 [J].
吴亮 ;
邓明 .
财经论丛, 2010, (05) :39-45
[3]   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必要性、路径依赖与政策引导 [J].
任森春 ;
颜廷峰 .
经济研究导刊, 2007, (11) :85-86
[4]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建设 [J].
苏士儒 ;
段成东 ;
李文靖 ;
姚景超 .
金融研究, 2006, (05) :167-180
[5]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J].
潘士远 ;
罗德明 .
金融研究, 2006, (04) :134-141
[6]  
如何看待央行首次公布社会融资规模.[N].王宇 ;王培伟;.证券日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