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区域政策

被引:27
作者
陈瑞莲 [1 ]
谢宝剑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
[2]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年; 区域政策; 政策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主要区域政策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中国区域政策在培育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丰富区域发展的内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实施和政策工具上仍有待完善。因此,我国未来区域政策的主要创新路向是:政策目标上以协调区域利益、缩小区域差距为主线;政策框架上加强立法和区域规划编制,完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机制上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政策工具上从"简单化"向"精细化"转变,多项政策工具配合使用;政策绩效评价上,应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实施差异化的评估为导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 [J].
陈秀山 ;
杨艳 .
教学与研究, 2008, (05) :5-12
[2]   西部大开发任重道远 [J].
李子彬 .
现代企业, 2005, (02) :4-5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 [J].
朱文晖 ;
张玉斌 .
开放导报, 2004, (01) :37-42+1
[4]  
国家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M]. 中国市场出版社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 2006
[5]  
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