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

被引:13
作者
朱文晖
张玉斌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北京,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区域政策调整; 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 市场力量;
D O I
10.19625/j.cnki.cn44-1338/f.2004.01.00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三次区域政策调整。第一次调整是在1980-1992年对广东和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令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第二次调整始于199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上海重现国际大都市的雏形,长三角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第三次调整始于1999年底中央决定推行西部大开发,但到目前成效不甚明显。在2003年,中国的区域发展重点有所调整,即第四次区域政策调整,东北和华南(包括香港在内)成为优先突破的区域。中国区域政策发生作用的逻辑如下:中央的政策提供区域发展的启动机会,地方政府的响应能力决定区域发展的速度,市场原动力的形成决定了策调整的成效,而外向型和内源性经济的良性结合将是区域优势能否持续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1 +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解读上海.[M].康燕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