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愁”的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评价

被引:46
作者
周尚意 [1 ]
成志芬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关键词
乡愁; 空间; 地方; 道德;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5.06.001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乡愁"涉及空间和地方,且与人之情感密切关联,故关于乡愁的研究与地理学密切相关。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引人们的空间实践。文化地理学的任务之一则是从文化上理解和评判空间和地方的现象。本文分析立场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以及由之派生的道德地理学。本文从空间和地方两个维度分析乡愁的背后的道德,并列举了较为成功的乡愁实践案例。归纳出的结论有三:第一,乡愁的道德具有大小、距离、移动性的空间维度。第二,乡愁的道德具有身体层面、经验层面和社会建构层面的地方性质。第三,无论是空间道德评价还是地方道德评价,都在回答对自己、对他者、对自然的态度,在评判留住乡愁的空间规划实践是否"合理"。本文最后提出了文化地理学关于乡愁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的分析框架,以供读者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迪尔伯恩要塞的痕迹[J]. 周尚意,理池.地图. 2015 (04)
[2]   怀旧消费空间地方建构的比较研究——以广州怀旧餐厅为例 [J].
李凡 ;
杨蓉 ;
黄丽萍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4) :505-516
[3]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机制 [J].
刘于琪 ;
刘晔 ;
李志刚 .
地理科学, 2014, 34 (07) :780-787
[4]   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中山大学为例 [J].
蔡晓梅 ;
刘晨 ;
朱竑 .
地理科学, 2013, 33 (06) :710-717
[5]   地方依恋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方法 [J].
古丽扎伯克力 ;
辛自强 ;
李丹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5) :86-93
[6]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 [J].
周尚意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26 (04) :415-422
[7]   人·身体·建筑附视频 [J].
张天宇 ;
杨艳红 .
建筑师, 2008, (01) :78-80
[8]  
建筑空间的多层次感知初探[D]. 王博.合肥工业大学. 2013
[9]  
人文地理学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英)R.J.约翰斯顿(R.J.Johnston)主编, 2004
[10]  
Sounding ruins: reflections on the production of an 'audio drift'[J] . Gallagher,Michael.Cultural Geographies . 201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