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中山大学为例

被引:15
作者
蔡晓梅 [1 ,2 ]
刘晨 [3 ]
朱竑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2]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3]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理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怀旧; 意象; 空间性; 新文化地理学; 中山大学;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6.009
中图分类号
K901.6 [];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以中山大学校友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通过深度访谈和绘制校园意象地图2种方法获取原始资料,援引城市意象和城市空间性理论,探讨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发现:①大学具有指示性与评价性怀旧意象,受到大学的客观物质环境、校友不同的个人经历、生活路径、毕业时间和性别等影响;②大学基于怀旧意象形成的空间性具有物质性、权力性和情感性3个维度,即大学的怀旧空间性以物质性为载体,以情感性为主导,同时情感性与权力性彼此冲突与融合,使之成为修复性怀旧空间和反思性怀旧空间的矛盾统一体。研究验证并补充了以往人文地理学对怀旧及空间研究的相关结论,并对高校校友资源建设和校友制度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10 / 7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以广州为例 [J].
林耿 ;
王炼军 .
地理科学, 2011, 31 (07) :794-801
[2]   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生产与黑色集群——广州M垃圾猪场的案例研究 [J].
刘云刚 ;
王丰龙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63-569
[3]   居住郊区化背景下消费空间的特征及其演化——以广州市为例 [J].
林耿 .
地理科学, 2009, 29 (03) :353-359
[4]   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 [J].
冯健 .
地理科学, 2005, (02) :142-154
[5]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 [J].
顾朝林 ;
宋国臣 .
地理学报, 2001, (01) :64-74
[6]   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 [J].
刘沛林 ;
董双双 .
地理研究, 1998, (01) :32-39
[7]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 商务印书馆 , (美)保罗·诺克斯(PaulKnox),(美)史蒂文·平奇(StevenPinch)著, 2005
[8]  
For better or worse: Exploring multiple dimensions of place meaning[J] . Lynne C. Manzo.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2005 (1)
[9]  
Making space for sex work: female street prostitu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J] . PhilHubbard,TeelaSand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 2003 (1)
[10]  
"We Would Not Have Come Without You": Generations of Nostalgia[J] . Marianne. Hirsch,Leo, Spitzer.American Imago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