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上)——从马克思到后马克思主义

被引:13
作者
王南湜
机构
[1] 南开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决定论; 能动论; 行动者; 旁观者;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2.01.006
中图分类号
B089.1 [西方马克思主义];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4 ; 010101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指向改变世界的哲学,它肯定了人具有改变世界的历史行动的能力,而这就预设了世界的可改变性或非决定性,否则,改变世界就是不可能的;但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又往往被理解为一种历史决定论,而这在逻辑上就使得改变世界成为不可能或不可理解之事。对于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来说,这一矛盾无疑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因而也就成了每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所不可避免地关注的核心问题。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到当今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每一重大变化,都可以看成是对这一矛盾处理方式的变化。而从当今后马克思主义所引发的激烈争论来看,这一矛盾仍然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根本性问题。迄今为止,关于马克思思想中改变世界的历史行动何以可能这一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人们还只是提供了一些并不成功的解决方案,因而有必要探寻一种更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McLellan)著;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  
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英)恩斯特·拉克劳(EinestoLaclau);(英)查特尔·墨菲(ChantalMouffe)著;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3]  
超越资本.[M].(英)I.梅扎罗斯(I.Meszaros)著;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4]  
高级政治经济学.[M].张宇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5]  
列宁选集.[M].(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65,
[16]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7,
[18]  
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M].(日)今村仁司著;牛建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9]  
狱中札记.[M].(意)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著;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英)K.R.波普尔(KarlRaimundPopper)著;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