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级三循环”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模式的构建

被引:28
作者
赵凯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利益补偿; 补偿模式; 补偿资金; 补偿主体; 补偿标准; 补偿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我国耕地保护应更多侧重对耕地保护实施主体的内在激励,因此建立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是实现我国切实保护耕地的关键环节。结合近期有关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模式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体现、耕地保护政策损益补偿机制不健全、现行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具有较高的效率损失风险、耕地保护的区域差异性在经济上未得到有效体现、耕地资源价值核算不完善和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使得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高等六大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缺陷,提出了建立"三级三循环"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模式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对"三级三循环"耕地保护利益补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从建立"三级"耕地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城镇居民开征耕地保护税、建立受偿农户耕地保护补偿账户体系以及加强对各级耕地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推进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现切实保护耕地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双纵双横”:耕地保护补偿模式创新研究 [J].
周小平 ;
柴铎 ;
宋丽洁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3) :50-56
[2]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研究综述 [J].
张宇 ;
刘涛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 (04) :33-39
[3]   区域协调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J].
纪昌品 ;
欧名豪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3) :256-261
[5]   关于公共政策损益补偿机制的思考 [J].
郑海静 .
学理论, 2010, (04) :12-13
[6]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的理论与思路 [J].
陈会广 ;
吴沅箐 ;
欧名豪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03) :62-66+71
[7]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途径与机制设计 [J].
朱新华 ;
曲福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1-7
[9]   中国区域耕地赤字/盈余预测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刘宏鲲 .
经济学家, 2006, (03) :41-48
[10]   对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设想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刘志坚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2) :144-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