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36
作者
高翯 [1 ,2 ]
王士君 [1 ]
谭亮 [3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3]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差异; 东北振兴; 吉林省; 泰尔指数;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7.11.01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吉林省2003~2015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以市域、县域两个尺度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吉林省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13 a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探讨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结果发现:(1)吉林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市域差异、县域差异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通过差异贡献率显示:县域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主导力量,长春市域的内部差异远高于其他市域,但有逐年减小的趋势,长吉两地的二元结构仍然突出,是全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主导着全省区域经济差异走向;(3)从2003~2015年来看,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还是集中在"三核一带";(4)吉林省经济差异主要是由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极化效应和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712 / 17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DPSIR模型与Theil系数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J].
乔旭宁 ;
杨娅琳 ;
杨永菊 ;
冯德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 (01) :18-22+28
[2]   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模式研究——基于ESDA的实证 [J].
王春杨 ;
张超 .
地理科学, 2014, 34 (12) :1438-1444
[3]   省际边缘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与形成机理——以鄂豫皖赣为例 [J].
夏雪 ;
韩增林 ;
赵林 ;
王静 .
经济地理, 2014, 34 (05) :21-27
[4]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J].
刘永 ;
佟连军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4, 31 (02) :198-205
[5]   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 [J].
赵宏波 ;
马延吉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4, 31 (02) :187-197
[6]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 [J].
芦惠 ;
欧向军 ;
李想 ;
叶磊 ;
孙东琪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15-21
[7]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化研究 [J].
王芳 ;
宋玉祥 ;
王文刚 .
经济地理, 2012, 32 (11) :1-7
[8]   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J].
陈培阳 ;
朱喜钢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85-1097
[9]   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基于Theil指数的分解 [J].
孙继琼 ;
徐鹏 .
财经科学, 2012, (02) :95-102
[10]   基于ESDA的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时空分析 [J].
关伟 ;
朱海飞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2008-2016